2021年年末,我國關于稀土產業發展的相關舉措接連發出。先是12月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再是12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其中專門提到“稀土礦勘察、開采、選礦(同樣包括放射性礦產和鎢)”仍為外商禁止投資進入領域。緊接著12月29日,在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鼓勵稀土企業兼并重組,支持稀土企業向下游產業鏈延伸。適度有序投放稀土探礦權和采礦權,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儲量家底。在一周的時間內,國家層面密集出臺稀土產業相關政策,可謂國家對稀土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極高。這意味著從2022年開始,我國稀土產業發展將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本文內容節選自安邦智庫(ANBOUND)「 戰略觀察 」總第778期研究報告——《稀土的戰略意義與中國的產業鏈升級》(2022/1/11),了解完整版,我們歡迎您致電 010 - 5676 3034 (工作日早10點至晚6點)咨詢詳情。
主要內容:
一、美歐等發達國家正在加緊打造新的稀土供應鏈
二、中國稀土產業在高端應用領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充分利用好稀土是中國產業發展的本分
1
美歐等發達國家正在加緊打造新的稀土供應鏈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57至71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種稀土礦。因為18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根據稀土元素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礦物中共生情況和不同的離子半徑可產生不同性質的特征,十七種稀土元素可分為輕稀土、中重稀土兩大類,而中重稀土由于價值高儲量少,比輕稀土更寶貴。
我國是全球稀土儲量最高的國家,也是稀土開采量全球最高的國家。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稀土儲量在4400萬噸左右,全球各國、地區的稀土總儲量在1.2億噸左右,中國占比約36.7%。稀土開采量全球最高的國家也是中國,以2020年為例,全球稀土總開采量在24萬噸左右,中國的稀土開采量為14萬噸,占比58.33%。2021年,中國的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16.8萬噸,全球數據還未知??紤]到中國稀土開采指標提升的幅度較大,預計2021年中國稀土開采量全球占比將恢復至60%左右,在全球遙遙領先。
圖 | 2020全球稀土儲量及產量分布
來源 | USGS
中國不僅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還有完整的分離加工產業鏈,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材料生產、應用、出口國。因為采用“稀土之父”徐光憲的科研成果,稀土分離技術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其他一些國家將稀土礦開采出來后,基本沒有能力將之高效地、低成本地提煉成釹、鑭、鋱、鏑等各種稀土氧化物,只能將之出口到中國,由中國企業進行提煉。
基于此,再加上2010年,我國將稀土確定為國家戰略稀缺資源,引入出口限制,將稀土價格推至歷史新高并刺激對其他國家的投資,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情緒越來越重。
以美國為例,美國出于價值鏈安全和地緣政治考慮,欲實現所謂的“稀土獨立”。在稀土初級產品需求端,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耗國,超過80%的稀土依賴中國進口,大部分高精尖端產品如雷達、導彈、戰機等都離不開稀土資源,而美國稀土生產商屈指可數。2019年,美國對稀土的凈進口依賴度為100%,主要進口國是中國、愛沙尼亞、日本和馬來西亞。據彭博社2021年2月27日報道,拜登簽署的行政令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在100天內完成對半導體、藥品及藥物成分、稀土等關鍵礦物質、高容量電池四類關鍵產品供應鏈風險的評估,并提交政策建議報告。此前,有媒體評論稱,拜登此舉意在聯合其他國家和地區,共同建立獨立供應鏈,在關鍵產業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報道稱,美國總統下令進行的評估可能會最終表明,即使稀土供應鏈發生巨大變化,美國距離實現自給自足至少還要十年時間。美國目前只有一個運營中的稀土礦,其他幾個距離投產還有十年,而開采的稀土都被送往中國進行加工。相比之下,中國有數十座礦以及數百座冶煉分離設施。
歐盟方面,進入2021年,其劃定30種關鍵材料試圖削減中國部分礦產的主導地位。歐盟的主要國家法國也制定了戰略金屬計劃。實際上,除了各國出臺有各自的戰略規劃,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多國還存在著聯手打造稀土供應鏈的現實情況。盡管目前進展并不明顯,但趨勢并未改變。比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四國的合作。2021年3月,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報道,美、印、日、澳四國,即將攜手建立一條稀土采購鏈,以此來抵消中國在供應上的主導地位。路透社則報道,五眼聯盟(Five Eyes)正在努力促進與格陵蘭之間的關系,以增加稀土這一關鍵礦物的供應,并且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格陵蘭采礦業41家許可持有者中,有2/3都與英國、加拿大,以及澳洲有關系。而格陵蘭境內蘊藏著大量稀土。
可以說,2020年—2021年已成全球稀土供應鏈格局發生變化的轉折點。美國及其盟國竭力打造的獨立于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鏈已初具雛形。在中國近乎壟斷的稀土分離領域,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表示,他們和能源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開發的一項稀土元素新技術具有“改變游戲規則”的重要意義。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在一份新聞稿中稱,他們的技術可以十分經濟有效地分離稀土,并可能極大地改變行業現狀,令美國稀土廠商收益。目前這一新技術已授權給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有機化學品制造商。
在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人員看來,目前中國稀土產業在全球競爭優勢仍然明顯,西方稀土冶煉分離產能有限,且資本開支和運營成本均高于中國。但隨著稀土加工技術能力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美國私人公司的技術突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撼動中國稀土地位的努力不容小覷。這意味著,中國稀土產業發展亟需抓住這個競爭優勢的時間窗口期,加快推動中國產業鏈向高端發展的進度,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創新力度,盡快將稀土資源優勢轉變為稀土產品高附加值優勢,這是中國稀土產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2
中國稀土產業在高端應用領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創新應用層出不窮,也將帶來今后數十年稀土應用的爆發增長期。全球稀土市場的需求將從量的增長變為質的變化。中國稀土產業必須抓住機遇,以開放的心態投入這一變化,從而享受這些變化帶來的紅利。與此同時,中國稀土產業自身的創新和發展也會推動這一變化的早日到來。
目前傳統的稀土市場供求關系主要受上游稀土生產、中游稀土材料產業(尤其是稀土永磁產業),以及終端市場發展的影響。稀土行業的直接經濟效益,依賴于各種稀土材料產業的市場,稀土永磁材料隨著新能源汽車與汽車電動化、風力發電、節能家電、節能電梯、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發展將逐步增長。盡管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是電動化,但短期內用于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的稀土儲氧材料的市場需求依舊保持穩定。
圖 | 中國稀土行業下游需求結構占比情況
來源 | 公開資料,安邦智庫(ANBOUND)整理
圖 | 2020年釹鐵硼下游需求分布
(傳統領域應用)
來源 | USGS,光大證券研究所,安邦智庫(ANBOUND)整理
以上稀土應用基本上屬于大眾所熟知的傳統領域應用,從中國產業鏈向高端領域發展的角度看,我們更應聚焦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稀土新材料領域。而這方面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可謂中國稀土產業在高端應用領域的發展空間巨大。
稀土新材料高端應用領域:
電子功能材料領域、光電子材料、磁性材料、電子功能陶瓷材料、電能源材料、燃料電池、信息通訊領域,以及軍事領域等。稀土與現代軍事技術的關系十分密切。稀土工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現代軍事技術的全面進步;軍事技術的提高,又帶動了稀土工業的繁榮發展。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前行,稀土產品必將以其特殊的功能,在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并為稀土行業本身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突出的社會效益。(詳情歡迎登陸安邦產品官方網站查詢《稀土的戰略意義與中國的產業鏈升級》「 戰略觀察 」總第778期,2022/1/11)
3
充分利用好稀土是中國產業發展的本分
前面我們對目前全球稀土供應鏈格局變化以及稀土在廣泛應用領域的重要性做了分析闡述,不僅是想說明稀土產業發展的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改變,而事實上,與當前人們將目光聚焦“大國競爭”的話題相比,我們更想強調的是稀土對中國的產業鏈升級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在中國經濟及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中,不論是“工業4.0”、“中國制造2025”,還是“專精特新”,都意味著中國產業鏈要不斷向高端領域滲透和升級。而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表面上看,這次戰略重組意味著我國稀土供給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國家對于稀土供給端的管控力度進一步加強;但實質上,這家新公司成立的深層意義正是為了給中國產業鏈升級做堅實支撐。
稀土應用的具體領域:
物聯網、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智能手機與云端計算、量子計算、元宇宙、數據分析、數字化、智能化、人類增強、先進數碼設備、先進材料、太空科技,以及增材制造。(詳情歡迎登陸安邦產品官方網站查詢《稀土的戰略意義與中國的產業鏈升級》「 戰略觀察 」總第778期,2022/1/11)
這些民用高科技領域的方方面面其實都會涉及到稀土及相關稀土材料的應用,中國市場消費潛力巨大,這給中國產業鏈升級帶來了巨大推動力。中國既是稀土制造業大國,也是稀土消費大國,更是正在重點發展稀土高端應用的大國。這種產品結構和市場需求的現狀,既構成了一個寬廣的多元需求的稀土市場,成為國際稀土上下游產品供應企業的必爭之地;又成為了我國稀土產業以及整個產業鏈升級的內在動力。
2021年末的各項舉措,已經充分表明2022年中國稀土產業將邁向新的發展階段。著眼于未來,我國稀土產業兼并整合,在新發展格局下,有利于破解稀土產業鏈結構失衡、稀土深加工發展嚴重滯后、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推廣等制約稀土企業高質量發展難題,進一步暢通稀土產業鏈上下游以及不同領域之間的溝通銜接,集成創新資源,形成創新合力,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高端應用邁上新臺階,進而更好地保障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一言以蔽之,中國稀土是中國產業鏈升級的壓艙石和助推器,充分利用好稀土是中國產業發展的本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