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安邦智庫(ANBOUND)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發展氫能社會的構想和路徑》,歡迎撥電010 - 5676 3034(工作日早10點至晚6點)咨詢詳情,安邦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幫您找到答案。
——
圖 |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并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意味著中國向零排放綠色能源轉型的節奏將會加快,而構建“氫能社會”不僅將在綠色能源轉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更對中國強化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安邦智庫(ANBOUND)創始人陳功先生提出中國發展“氫能社會”的建議,借鑒了日本有關的產業政策概念。但安邦對于氫能價值和作用的研究,并不局限于產業層面,而是涉及到能源安全、能源技術、氫能產業、社會消費等更加廣闊的層面,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重要的戰略意義。立足于持續的跟蹤研究,安邦將此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政策,建議中國的政策部門一定要引入“氫能社會”的概念。
圖 | 安邦對氫能源社會的追蹤研究截選
回溯研究氫能社會的整個進程,安邦關注這一問題的起點,還是中國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和地緣戰略問題。在中國經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中,能源安全始終是中國要面臨的一個“卡脖子”的問題。這個問題既涉及到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投資和購買,還涉及到更重要的能源運輸問題。作為世界上最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是一個著名的“貧油國”。BP的研究顯示,2018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為近五十年來最高;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3%。中國從世界上買來的能源,相當大一部分要通過波斯灣和馬六甲海峽。然而,世界上幾個最重要的能源大通道,無一例外都在中國的競爭對手國控制之下。這意味著,地緣政治因素對中國能源安全的牽制極大。就此而言,安邦所提出的“氫能社會”實際上根本就不是汽車產業問題,也不是所謂“新能源車”的問題,而是關系到中國未來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問題。
實際上,現在利用氫能實現能源轉型,這在世界上已經逐步獲得越來越多的共識。安邦從中國的戰略性政策領域對“氫能社會”進行了再定義,在我們看來,氫能社會的構建和發展,是涉及到運輸、建筑、工業、制造、電力以及全社會普遍能源利用的一次巨大的產業革命。氫能社會帶來的能源轉型不僅僅是能源領域的轉型,也是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型,還意味著新的產業體系的構建。
圖 | 綠色氫能社會構想圖
資料來源 | 《エネルギー変換型光觸媒》第一章第七頁,安邦智庫(ANBOUND)整理
安邦認為,“氫能社會”是一個包含了技術、工業生產、市場應用(交通、工業、建筑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社會配套的龐大體系,這個體系具備零碳、高效、能源互聯(電、熱、氣之間轉化的媒介,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實現跨能源網絡協同優化的唯一途徑)和可儲能(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實現能源消納與儲存)等多種特征。因此,一旦它發展成為一個相對完善的社會經濟系統,它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將是巨大的??梢栽O想,對于一個氫能社會的國家,即使是再發達的非氫能社會“霸權”國家,也難以對其進行制裁;推行“氫能社會”發展,應該成為中國強化能源獨立能力、減小對外能源依賴的國家戰略。
尤其是在當前我國高度強調“內循環”、兼顧“雙循環”的背景下,“氫能社會”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皟妊h”和“雙循環”戰略的實質,是挖掘國內市場空間,發揮國內市場的潛力。在安邦智庫提出的兩大抓手中,其中之一就是建設“氫能社會”(另一個重要抓手是“長江經濟帶”)。氫能社會不僅與國家的戰略決策相關,還與中國的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相關。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在與地方官員交流時,經常探討“十四五”規劃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定位確定以及關鍵產業選擇,我們對一些能源資源豐富地區的建議就是:要著眼未來發展氫能產業,在即將到來的“氫能社會”中提前培育和形成一定的產業支撐和科技支撐。對于那些過去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同時又受累于煤炭產業的省份,就可以通過發展煤制氫來介入氫能產業。在多個氫能產業的環節,不同的地方都可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技術條件參與進來。
總體而言,構建“氫能社會”對中國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戰略價值,中國應該把“氫能社會”作為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進而使中國能夠根本性地擺脫能源安全“焦慮”和地緣政治因素牽絆。同時,構建和發展氫能社會,還是推動“內循環”和“雙循環”、拓展國內市場空間的重要路徑。這些意義,正是安邦智庫倡導中國構建“氫能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初心。
——
具體中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逐步構建“氫能社會”,安邦對中國構建“氫能社會”又有哪些政策性思考與切實可行的建議,我們歡迎您撥打 010 - 5676 3034 (工作日早10點至晚6點)咨詢安邦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發展氫能社會的構想和路徑》,您關心的一切,安邦智庫(ANBOUND)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幫您找到答案。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 THE END —